医院动态 / NEWS
一院青年谈科研 | 检验科接晶:架梁立柱 添砖加瓦
医学最能表达人的善良,救护体恤病者,体现人生价值。这一职业,古今中外,备受尊崇,人生事业,最堪与付。这是毕业时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给予医学生的谆谆教导,亦是我医学工作的追求和信仰。
2019年7月,我博士毕业后来到了市一院检验科工作。半年后,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对于刚到新环境工作的我更是倍感压力和考验。检验科是阻击病毒的“火眼金睛”,我们每天全身心投入战斗,一直工作在抗疫的第一线。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疫苗的临床前研究都是人类抵抗新冠病毒的重要武器。我深知在许多次诸如此类的交锋中,科研的作用对于人类命运的改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而作为青年人,我更应该积极投身医院的科研发展中。
我带着对科研的热爱,攻读了吉林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我想用自己的所学为医院多做一点贡献,但新环境需要更多的适应时间。幸运的是医院对人才的重视是全方位的,安家补贴、博士启动金、科研项目的配套资助,使我倍感温暖,既可以安心临床工作,也可以顺利开展科研。全面的支撑体系、完备的科研平台,都保障了我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申报各类项目的过程中,科教科和人事科的领导同事帮助我仔细核对材料,反复修改标书,一次次不辞辛苦地沟通和交流。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我成功获得了江苏省双创计划、南通市青年医学重点人才等项目。这对于我来说,既是鼓励、亦是鞭策。
随着对于科研工作的投入,我越发感觉自身科研视野局限,也越发想要更多的学习交流。令我惊喜的是,医院最近又在科研方面推出系列活动,包括“医苑论坛”、青年骨干医师座谈会、国自然申报辅导等活动,来自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的科研人才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激发了我思维的火花。王育院长给予的殷切希望让我备受鼓舞,上海仁济医院专家的精彩授课使我深受启发,尤其是刘培峰研究员讲到的纳米药物递送和靶向性设计,为我提供了新的认知和理解方向。杨晓秋副处长为我们介绍了仁济医院近年来的国自然申报和中标情况,让我深感差距和压力,俞卫锋教授和李佩盈副主任对国自然基金的申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让我深刻感受到做好项目申报需要勤于积累、不断思考、善于总结、做好归纳。
科研与临床是相辅相成,临床能发现问题为科研提供导向,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将推动临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充分运用医院搭建的广阔学术交流平台,向专家请教、向同道学习,用自身努力助力学科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医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青年医师介绍
接 晶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医学博士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南通市青年医学重点人才等。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分,总引用130余次)。
受邀担任ACS Nano,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等杂志审稿人。
友情链接: 江苏省卫健委 | 南通市卫健委 | 南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江苏省人民医院
地址:南通市孩儿巷北路6号
门诊预约电话:0513-85062888 0513-85062999
门诊服务台:正常工作时间:0513-85061061
急诊服务台:非正常工作时间:0513-85061115
投诉电话:正常工作时间:0513-85062885
节假日、非上班时间:15351892311
公交线路:3、38、43、57、72、101路

医院官微微信

南通一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