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HEALTH SCIENCE
全国爱耳日 | 爱听歌竟导致噪声性耳聋?保护听力记得这样做
今年的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一边跑步一边戴着耳机听歌,调高音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不少人喜欢的放松方式。25岁的小吴(化名)少年时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近三年更是每天至少要听2小时的音乐,音量约60分贝。前不久,他突然开始感到耳鸣、耳痛,遂来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经检查,小吴被诊断为由噪音引起的听力减退。医生告诫他:如果再不停止长时间戴耳机听歌的不良习惯,将会对他的听力造成更大的损伤,严重情况下甚至需要终身佩戴助听器。
其实,像小吴这样由噪声导致听力损伤的人不在少数。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的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人,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
其中,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伴随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群也正逐渐年轻化。
什么是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接受噪声刺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听力损伤,损伤部位在内耳。初期的听力损伤是可逆的,隔离噪音一段时间后听力大多能渐渐恢复。
早期损害的听力值在3000-4000HZ,属于非言语区,患者一般难以觉察;等损伤的听力值波及1000-2000HZ和6000-8000HZ,会形成明显的不可逆听力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可以完全治愈。患者能做的基本就是两点:一是保护好残余听力,以免使耳聋更为严重,二是及时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现状。
噪声性耳聋有哪些症状
长期接触噪音的人们,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1、面对面交谈时,经常感觉听不清楚,要求对方重复;
2、接听电话总感觉环境太嘈杂,听筒声音小;
3、看电视、开会时,别人感觉正常的音量,自己老感觉听起来吃力;
4、本来不是大嗓门,却老是不自觉地提高说话音量;
5、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
6、在噪音环境中出现头痛、头昏、心情抑郁、血压升高等症状。
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
1、安全使用耳机,最好选择头戴式耳机。耳机连续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60分钟,耳机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2、远离KTV、酒吧、迪厅等噪声环境,或尽可能减少持续暴露的时间。
3、因职业而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时,要严格采取防护措施,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定期检查听力。
4、及时就医:感觉耳鸣或听力下降时,要及时看医生,不可以忽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友情链接: 江苏省卫健委 | 南通市卫健委 | 南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江苏省人民医院
医院地址:南通市崇川区胜利路666号
咨询电话:工作时间 81111888、81111999
节假日、非上班时间 18962985166
投诉电话:85512345
公交车线路:72、77、78、82、95、616路
轨道交通线路:地铁1号线至崇州大道站4号出口方向

医院官微微信

南通一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