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医患之间 / DOCTOR AND PATIENT

/
/
/
内分泌代谢科:优质服务在路上

内分泌代谢科:优质服务在路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24 19:21

  2016年一季度出院病员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内分泌科综合满意度为98.33%,其中,护理满意度达100%,位居全市25所医院前列。

  一个拥有53张床位、年收治住院病人1500人次,年门诊量2万人次的内科二级专科,缘何赢得病员的一致点赞?用内分泌科主任王雪琴的话说,是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在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久久为工,不断创新。

  持续跟踪血糖波动,依托社区开展糖尿病防治,开发设计智能胰岛素笔盒……他们的科研“接底气”,惠及众多病员

  省卫计委课题1项、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课题1项、省厅合作课题1项,市级课题9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市226人才资助课题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3项、省卫计委新技术引进二等奖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1项。

  翻开内分泌科近5年来的科研资料,不难发现这些课题、专利与奖项,均来源于临床上病人的实际问题,非常“接地气”,而正因为如此,这些成果得以让更多的病员收益。

  2011年底,内分泌科收治了一名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剧吐的孕妇,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上蹿下跳,没有任何规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母亲和胎儿都会有生命危险。

  王雪琴想到,何不应用一下先进武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呢?它能够像摄像机一样全天候持续跟踪血糖波动变化。之后,她们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引导下对患者饮食、胰岛素调整治疗,患者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围生期。

  这一例病人给了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启迪。2013年,她们的项目课题《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得到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资助。在动态血糖监测引导下对妊娠糖尿病饮食、运动、胰岛素调整治疗,进行综合管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病人的自律意识很重要,后续的自我管理没跟上,等于白治了!”内分泌科护士长赵丽华发现,不少患者就是因为胰岛素注射不当造成病情加剧,其中一部分患者就是因为工作忙碌、出差较多,胰岛素注射液不方便携带等原因,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定期注射胰岛素。

  对此,赵丽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是一个方便携带的半导体恒温笔盒,可以调整到最适合存放胰岛素的温度,容量可以放两支胰岛素注射笔,采用双笔凹槽设计、松紧带固定,还特别增加了海绵垫起到防震、防压功能。”

  赵丽华介绍,她发明的“胰岛素笔盒”只需要普通电池更换方便,还可以像闹钟一样提醒患者按时注射,通过灯光语音提示,避免患者遗忘。从有了研发的最初想法,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求医院设备科工程师的帮助,再到电路的设计、制作模具等,最终生产出成品,赵丽华前后历时近8个月,投入2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国际护士项目“连接护士”旗下的“全球护士护理挑战赛”上,赵丽华参评的“胰岛素笔智能盒”项目,从全球21个慢性疾病护理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中国护士首次参与该项目并获得提名,其发明专利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公开亮相。在2014年由国际护士协会、护士实践医疗基金会、欧洲糖尿病护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欧洲糖尿病护理年会”上,赵丽华还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代表应邀参会,向欧洲专家介绍这一专利成果。

  患者出院后一周内电话回访,成立糖尿病友俱乐部,建立糖尿病管理“三人行”项目……他们把眼光投向未来,不断拓展延伸服务

  内分泌科以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居多,这两种疾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出院后只有很好地遵照医嘱,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控制疾病发展,从而达到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内分泌科把服务延伸到患者出院后,开展了定期电话回访、病友俱乐部、社区平台、疾病基层管理等多项拓展服务。

  在这里,患者出院一周内,都会接到医务人员的回访电话。电话中,出院患者在家疾病控制情况、服药情况,是医护人员重点了解的内容。

  从2014年开始,内分泌科的全体成员参与了由中国医师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基础胰岛素临床规范使用优化管理“三人行”项目。医生、护士及患者组成有机整体,采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利用PAD、短信平台等现代通信手段,对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展系统化管理,对血糖未达标患者以“天使关爱”的方式电话指导调节饮食、运动、用药及监测,促进患者血糖尽快达标。

  我院糖尿病病友俱乐部成立已有近20年历史。在这个沙龙里,糖尿病患者自己动手做菜,亲身体会如何选择食物的种类、做菜时应采取怎样的烹调方式、应选择哪些调味品等,从而促进患者在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还举行了工作坊式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指导,由固定的健康教育护士于每周二下午开课。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接近10%,亟需对社区人群进行糖尿病知识普及。为此,内分泌科建立起一支专门的糖尿病管理队伍,协助我市学田社区、任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糖尿病数据库,并定期派遣专家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糖尿病管理,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社区平台和疾病基层管理的开展,对广大医务人员而言是一次次奉献爱心的旅程,对广大患者而言是收获生命阳光的捷径。这一项目得到南通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助,成果《基于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平台的糖尿病医疗服务创新试点研究》获得2013年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任亲自动手解除老人便秘,病员给他们送来“拿手菜”,老爷爷在这里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医患之间,演绎真情

  医生的规范治疗,护士的精心护理,病人的理解配合,在我院内分泌科构成一幅幅和谐画面,许多感人的故事在这里演绎。

  2015年,一位从外院转来的因开水坐浴导致臀部伴直肠粘膜烫伤的老奶奶,因为应激性高血糖住进内分泌科,十几天未解大便,腹胀难忍。王雪琴查房后戴上手套进行肛门指检发现大便硬结,全部堆积在肛门口,连灌肠都无法操作,于是她直接给老人抠取。因为肛门处粘膜烫伤,每抠一次就有新鲜的血液流出,护士长用粘膜碘纱布压迫止血,一个人抠,一个人压迫止血,经过近一小时的努力,终于使患者脸上有了笑容。老人说,我难受了十多天,一来你们医院就解决了,让你一个大主任做这样的事真不好意思,太感谢了!

  杨妈妈患有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的一位老病人,她和蔼慈祥且十分热情。她曾经对医务人员说:“我有糖尿病,很多东西不能吃,但我可以做给你们吃,你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你们给我的关心并不比我的儿女少。”

  第二天中午,杨妈妈真的给医务人员送来了热腾腾的红烧肉,并且很自豪地对王雪琴说:“这可是我亲手做的,可香了,你们快尝尝!”多可爱的一位老人,可在今年6月,她却离我们而去。临终前,王雪琴等医务人员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紧握着她的双手,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2016年,内分泌科的一位老病人潘爷爷,临终前住进内分泌科。入院后,医生护士没有消极对待,而是为其进行最重要的检查项目,全程由医护人员陪送,针对检查结果采取积极治疗,止血、护胃、输血,嘘寒问暖,帮他翻身拍背,鼓励他多吃蛋白质类的食物,每吃一口医护人员都给予肯定,每一声咳嗽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赵丽华感慨地说,虽然我们不能终止生命结束的脚步,但我们可以延缓它的进程,对于潘爷爷,我们无力回天,只希望在他人生最后的旅程中因为有我们的陪伴,能安详地一路走好。

  “在内分泌科,可能很少有多大的抢救场面,我们也做不出多少高大上和惊天动地的事,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细节,始终关注患者所需,了解患者所求,竭力给予最大的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我们团队的温暖,这就是最大的成就!”在接受采访的最后,王雪琴如是说。

友情链接:  江苏省卫健委      |      南通市卫健委      |      南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江苏省人民医院

子站链接:  急诊科      |      产科      |      脊柱科      |      药剂科

Copyright © 2019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57号

苏ICP备0800355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医院地址:南通市崇川区胜利路666号

咨询电话:工作时间  81111888、81111999

                 节假日、非上班时间  18962985166

投诉电话:85512345

公交车线路:72、77、78、82、95、616路

轨道交通线路:地铁1号线至崇州大道站4号出口方向

医院官微微信二维码

医院官微微信

南通一院发布

南通一院发布